輸送帶廣泛應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鋼鐵等行業中輸送場合,通常橡膠輸送帶芯布層由線通過織造機織造而成,該類帶芯布需要將成品的表面及內層都要進行多次浸膠、多層壓膠,在進行硫化后,通常表面層的膠烘干后,內層的膠還沒有完全硫化,待到內層的膠完全硫化后,表面的膠已經老化了,造成產品的報廢率高,由于表面層與內層都進行浸膠,其用膠量大,生產工藝復雜,表面層與內布的粘合力不好,容易起布或脫落,產品的質量差,使用壽命短,給生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影響生產效率;
因此操作簡單、帶體表面與芯布粘度高、在現場工況下使用壽命更長的新型輸送帶布芯層生產工藝隨之應運而生了,是原制造工藝的全面化升級,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捻線:紡織品中經線及緯線,其中對織造表面層用的經線單獨捻成正捻紗和反捻紗;
制作浸膠線:紡織成的正捻紗和反捻紗進行浸膠、烘干成型并分別卷制到卷筒上成為浸膠線;
織造:按多層布的布線方式進行排線,只是表面層的排線方式是:將浸膠后的一根正捻紗和一根反捻紗作為織造表面層的經線間隔排列,在專用的織造機上將表面層及芯層進行同步織造;
復合:將織造出的布的上下表面各復合一層橡膠或塑料;
最后對制成的產品進行切邊、卷筒及包裝即可完成,在織造出的高強度傳送帶芯布層的上下表面是通過復上一層橡膠后再在硫化機上硫化成型的,此種帶芯布由經線和緯線編織而成,有表面層和內層,其緯線由兩部分來組成,一部分分別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每層經線的兩側依次交叉穿過設置,另一部分分別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單股經線的兩側依次交叉穿過每層的單股經線設置,設置在表面層的經線包括浸過膠的正、反捻的浸膠線及防靜電線,浸膠線之進行間隔地排列;
以上新型工藝于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是:采用橡膠帶芯布表面層的線進行浸膠,可以增加工業輸送帶芯布表層與橡膠層的粘合力,芯布耐高溫,耐腐蝕,芯布內層的線不需要浸膠,降低了用膠量,節省了用戶的訂貨成本,橡膠傳送帶內層線與表面層的線用同一材料,表層線先進行浸膠,硫化效果好,表面層與內層的粘合度高,產品軟度好,成槽好,產品使用周期長,適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鋼鐵等行業中輸送距離較短、輸送量較小的場合;